连日来,兰州大学青年师生组成冰川微生物科考分队,在珠穆朗玛峰探冰川微生物奇妙世界。图为队员合影。兰州大学供图
中新网兰州5月4日电 (肖坤 刘阳)半个多月前,兰州大学几位怀揣科研梦想的年轻教师和4名青年学生,组成冰川微生物科考分队,参加了“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今天,他们在珠穆朗玛峰度过一个难忘的“青年节”。
5月的珠峰,早上的空气温度都低于零摄氏度。已经在“世界屋脊”进行了一周科考的兰大青年师生们,每天都需要在珠峰不同海拔高度采集冰、雪、大气、土壤、径流、湖泊等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样品,采集范围最高达到6500米。其中,径流和湖泊这类水体样品的采集对于科考队员来说尤为艰辛。
在珠峰大本营帐篷里,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刘勇勤教授正在叮嘱第二天外出采样的师生各项需要注意的几点。团队里还有3位“80后”教师计慕侃、刘军志、刘鹏飞和1位“90后”教师张蔚珍,他们都是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的青年教授和青年研究员;其他的还有3位“90后”和1位“00后”硕博研究生汪、刘阳、原帅和苏玉博。
每天,队员们都要外出采样约11个小时,午饭只是简单吃点提前备好的面包、饼干、矿泉水,简单休整半个小时,便接着来进行采样作业,天黑前返回珠峰大本营后继续工作,有时会持续至凌晨。
“采集回来的样品有必要进行预处理,特别是水体样品需要在48小时内完成对水体中细菌、病毒等生物的过滤和固定。如果不及时固定,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病毒特征会发生很大变化,影响实验结果。因我们采集的水量很大,进行预处理后就能更轻便地把样品带回实验室进一步分析。”刘阳说。
大家一起采样过样,偶尔闲时就分享白天在科考途中拍到的美景。“我比学生们大不了几岁,我们就像同龄人,共同在野外工作生活,亦师亦友。”刘军志说。
“参加本次巅峰使命科考的科研单位有很多,我们团队专注于微生物初级生产力的测定,结果将得到珠峰冰川径流初级生产力的第一手资料,对评估珠峰径流碳汇潜力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我想我们能以青年科研人的专注、严谨与热情,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青年研究员张蔚珍说。
虽然科考过程充满艰辛,但每当成功完成一项任务,或有了新发现时,小组成员都十分兴奋,以最佳姿态迎接第二天的科考之旅。“我们都非常幸运能参加这次科考,能在雪域高原记录我们的青春年华是我们的光荣。”刘阳说。
“巅峰使命2022”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是今年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仪器设施最先进的一次综合性科考。此次珠峰科考重点聚焦珠峰地区的环境变化,从大气、水、生态等方面做全方位考察,围绕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中科院、北京大学、兰州大学、西藏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均参与科考。
兰大泛第三极环境中心冰川微生物科考分队的任务是多维度全生境考察珠峰东绒布冰川流域的微生物多样性。除博士生汪外,团队几位年轻人都是第一次来到珠峰。到达珠峰大本营的第一天,第一次参加野外科考的苏玉博就产生了头痛、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
水体采样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要克服凛冽刺骨的冰水,下到径流中采样并监测水体理化性质。风雪天气突如其来,戴着厚重的手套操作测量仪器并精准标记样本数据,对几位第一次从事高原科考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80后”青年长江学者计慕侃算是团队中的“老大哥”了。“从北京到兰州,从兰州来到珠峰脚下,来到老一辈科考队员奋斗过的地方,除了完成科考任务,心里想得更多的是使命与传承。”他说。
青年教师刘鹏飞也是第一次来到珠峰脚下。他说,“作为一名年轻科研工作者,能够来到珠峰进行野外科考,倍感荣幸。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研究三极极端环境多圈层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耦合机制,给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平台和契机,我们更应该把握青春年华,矢志不渝,科研报国。”
根据考察计划,团队预计5月20日左右完成本次考察任务。在这个特殊的青年节,兰大青年继续在广袤无垠的雪域高原,探索冰川微生物的奇妙世界。(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rng电子竞技俱乐部官网 位于制造业基地的长三角产业带中心——美丽的滨江之城——靖江,交运顺捷,政通人和。组建成立于一九九七年,注册资本:人民币5009万元,主要从事医药、卫生、电子、环保、轻工、